食品质量关乎着消费者的健康,而国家层面出台的这项公共*策,很及时,也符合民意,但是即将执行的食品质量“黑名单”制度,却并不算完整。因为,之前就明确提出建立企业质量信用“黑名单”制度,几年多过去了,由于没有配套机制做保障,从而使这项制度沦为一纸空文。所以说,想要将这套制度推行,相关配套机制也需要完善。
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也开始关注与食品安全了,而食品安全领域包罗万象,靠质检部门当然会力不从心,必须形成公众与官方互动,相互配合的监督模式。其次,要做到公开透明,防止主管部门内部消化。需要建立全国性通报制度,何时公布,何地公开,起码要由省一级部门统一操作与实施。这样,才能更好的完善食品安全的制度。
另外,若检查出食品安全问题,也要给予惩罚。为此,还应建立健全法律惩罚机制。如果法律对失信企业的处罚软弱,即便处罚,也大都伤不到企业的筋骨。只有抓紧架构一套惩罚机制,重点应放在法律惩罚机制的构建上,譬如,建立质量担保机制,或者对劣质产品生产商实施严厉的赔偿机制等。如此才能让食品安全信用“黑名单”,成为扭转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的“催化剂”。才能保证食物的健康安全,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利益。
(116705)(qh210)(qh253)
mm需要方法变成魔鬼
有很多的mm们都会实行一系列的减肥计划...[详细]